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宿迁机关党建 >> 专题活动 >> 领导动态 >> 列表
市长民情日记④:亮灯的 是我家
市长民情日记④:亮灯的 是我家
编辑:管理员 2013年09月17日 08:41 共浏览1332次

王天琦

9月14日,晴到多云

英庄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宿迁本地,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千百年来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也没有走出特别大的领导干部、老板和文艺名人,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平平淡淡地过去。村里人口多,每年红白事都要超过100场,因此娶媳、嫁女、死了人,对他们来讲都是平常的事情。如果说在他们心目中,真的有什么大事发生的话,那就是他们原来赖以安身立命的村子、承载他们美好记忆的地方,因为土地整理开发的需要被拆了,八个自然组、350余户人家,仅用两年的时间,便都搬迁到了现在的集中居住点,拆迁时间之短、建设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而且,无论是拆还是建,总的来讲非常顺利,没有太大的矛盾,没有太大的不愉快。村干部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根本的还是老百姓盼望着一处更新更好的房子,有一处更美更温暖的家,但也许是因为一切改变得太快,很多该做的事情、该有的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做,尤其是乡村文化没能在拆建中重构。记忆中的村庄,村头的大树、村里的老井,以及围坐晒太阳的院墙。中国农村的特点就是变化缓慢,千百年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现在这种巨变,大家明显还有很多不适应。

晚上回来已经夜深,但是老徐他们仍然还没有休息。晚上没出去遛遛啊?我问老徐。

“能上哪去,又没有地方,又不知道到谁家玩”,老徐不由地叹气道,“哪像以前,晚上搁下饭碗就往外跑,串门子、讲讲话,别看现在生活水平上去,但活得没以前恣儿了”。

老徐的烦恼并非个别现象,几天走访下来,我发现,隔一条马路相距不到100米的邻居都有很多不认识,邻里关系比较生疏,业余文化生活几乎没有,很多老年人常常提及上个世纪的大晒场。

在大型收割机还没普及的那个年代,每到夏收时节,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平整土地,平土,洒水,最后碾上大碌碡,扯上五六条纤绳把地平得如镜子一般,就形成了“场”。老徐讲,“以前的‘场’就像一个大家庭”。每天太阳下山,只要“场”上那盏硕大、昏黄的大马灯亮起,就吹响了全村人的集合号,有人端着饭碗在大树下三五一群,边吃边拉呱,村里村外的各类消息汇聚于此;孩子们在草垛里躲猫猫、翻跟头,无所顾忌;老人们不用铺摊,只要一张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娓娓道来,感兴趣的人们立马围成了一圈,看到聚集的孩子多了,冷不丁地插上一段怪力乱神,吓得孩子们飞奔着、哭喊着找妈妈,戏谑声、欢笑声响成一片……那时的“场”,不仅是加深劳动互助关系的纽带,更是村民们消遣娱乐、维系日常情感的重要方式,所形成的“场”文化,承载了数代人的美好回忆。只是后来,随着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场”也就被分割了,连带着它的社会功能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其实,在当前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消失的又岂仅仅是“场”?人口流动加剧,维系宗族关系的宗祠渐渐败落;传媒娱乐盛行,承载传统文化的戏台已难觅踪影。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硬件良好的村部,但社会利用不足,远程教育室、图书室长期闭门闲置,已然成了应付考核验收的摆设;挂在村部最高处的大喇叭,一年难得响上几回;村民平时各忙其事,只有两委选举时,才能勉强地把乡亲们凑到一起。文化场地设施和集体活动的缺失正在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文化逐渐瓦解。

这一点,在几天的走访中,我的体会尤为深切:

“以前吃晚饭,都能端着碗跑半个村子!”62岁的翟新甫聊起近年来的变化颇为感慨,“现在呢?吃过了碗往桌子上一推,看看电视就睡觉”。以前,一个村子,从东头到西头,见到人都打招呼;而现在,隔一排住的村民出来都不一定能认识,亲情、乡情都变淡了,大多数村民只能把时光消磨在电视上。电视固然是很好的娱乐工具,但它无法沟通联系邻里之间的情感,更无法沟通联系农民与乡土的情感。

“这样的生活跟坐牢一样。”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想象这样的话出自一个母亲的口中。住在村子里,每天在家照顾孩子,大门不出,鲜有去处,很少与人沟通、交流,人的性情就会变得封闭起来。的确如此,一味单调地重复劳动,烧饭、洗衣服、带孩子、睡觉;烧饭、洗衣服、带孩子、睡觉……怎能不像坐牢呢?

因为缺少交流,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增加。村民们普遍反映,“以前大家熟悉,一点小问题,看看面子就过去了,第二天什么事也没有。现在,没什么机会拉呱了,人变生了,很多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有可能吵架。”

还有的闲着无事可做,十分无聊,便加入了一些宗教,诸如基督教、佛教等。英庄村就有30多人会经常去附近的魏场教堂做礼拜,大多是年龄偏大的老头老太。问他们为什么要去教堂,回答竟然是:“一起教唱歌,能认识很多人。”

记忆中,乡村就是以血缘、情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互相熟悉、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温情关系,似乎跟生疏、戾气相隔甚远,正如我们常讲乡里乡情,但从没说过“城里城情”,就是因为乡村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最能温暖心灵的地方。

忽视文化就是忽视精神,当精神垮掉,物质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就像一个人精神出了问题,衣服、饮食对他或者她都是“身外之物”了,一切物质的东西并不会给精神失常者带去什么慰藉。英庄村文化的缺失,仅仅是当下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典型缩影。乡村日渐“空心化”,乡村文化日渐“真空化”,给我们传递出的并不是什么好的信号,而是乡村和谐发展的一个巨大的隐忧。隐忧的背后,表面是农村文化设施匮乏、农村文化氛围淡化,实质上是乡村文化的溃败和没落。

因此,我们不能总是把一个事物的消亡安上历史发展必然的帽子,把农村文化的没落看成是一个事物的必然消亡,看成是一件与政府毫无相干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局内人,包括拆迁和建设,能否不要太着急,可以停停步,想一想,认真反思造成乡村文化缺失的原因,尽快弥补上这一“课”,不能再继续一条腿走路,否则,那将是永远的缺憾。

对于英庄村来说,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场所。既然老百姓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也都有这方面的期盼,那么我们何不尊重大家的意见,在村里划定一个地方,由政府投资,建设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乡里中心”,里面建上一些房子,有的用作幼儿园,有的用作卫生室,有的供放映电影用,有的用于村里的红白喜事,有的放上乒乓球台、象棋桌,还有就是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冬天可以晒太阳,夏天绿荫如盖可纳凉。此外,再配套一个广场,有篮球架,供村民打打球、跳跳舞、唱唱广场卡拉OK等等。这样的一个平台,一定会像曾经的戏台、晒场一样,重新将老百姓都集聚过来,浓浓乡音中,给老人们的晚年添几分祥和,让孩子们的童年多几分欢乐,滋养乡情记忆。

搭建一个场所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是那份乡情的回归,那种温暖的升腾,还需要时间的过渡和沉淀。所以我们要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其他事业特别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回到“晒场”上去,而是要创新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有新的特色、新的内涵、新的进步,努力做到为老百姓所喜爱和欢迎。

到那时,乡村,就真的还原为一个让久居的人感恩、让远行的人牵挂的地方。正如聊天时徐瑞所说,我心目中的家还是被拆掉的常胜组,我童年中所有的记忆都是高台(英庄地处滞洪区,地势低洼,要垒土成高台以建村落,因此高台常指自己居住的村庄),以前放学回家,哪怕天色很晚,只要看到高台上那一户的灯亮着,我就知道———到家了!

相关文件下载  (0个)
15.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