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宿迁机关党建 >> 专题活动 >> 领导动态 >> 列表
市长民情日记⑤——又是一代人
市长民情日记⑤——又是一代人
编辑:管理员 2013年09月17日 08:42 共浏览3255次

王天琦

9月15日  晴到多云

天一转晴,迅速变热了起来。

放眼望去,秋季农村的色彩斑斓饱满地扑过来,沉寂几天的鸟儿又欢唱了,虫鸣重又聒噪。

早饭后,吻着逗着老徐的外孙成了我的必修课,这孩子非常讨人喜欢,我们的感情愈来愈深。此时我油然生出一个好奇,年轻人是农村的未来,从农村走出的孩子们还好吗?他们如今都在哪里?

我决定扩大调研范围,寻访几个年轻人。

 一  王委

 早上从老徐家走出来,我来到了位于英庄村的宿迁新渔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厂里出来了一个个头不高、四方脸、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叫王委,今年29岁,王官集人。他不太爱笑,却很健谈,尤其谈到他的企业,更是滔滔不绝。这是一个对企业发展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说,他的企业不求做量,只求做品质、品牌、理念、模式,能够持续提高附加值。正是因为这样,他的新渔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才能成为省内首家冷冻鱼糜生产企业,并且是目前省内生产量较大的鱼产品深加工企业。

王委说,他是渔民的儿子,从小和鱼打交道,中专学的是水产专业,毕业从事的还是水产一线工作,水产事业就是他的终身事业,他这辈子都不会改行。与渴望到城市发展的农村青年不同,王委告诉我,他的根在农村,他不但不会离开农村,还要在这里干一番大事业。

王委说,父辈们只知道养鱼,却不知道如何提高鱼产品的附加值,他将公司取名为“新渔人”,就是想告诉人们,作为新一代的渔民,他不仅会养鱼、卖鱼,还能将宿迁的水产品做出品牌,打出名气,让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9年,王委注册了他的宿迁新渔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2000万元,其实当时他的资金只有800万元,但是几年的水产生意经历,让他积累了最大资本——诚信,他用诚信借到了1000多万元的生意本钱。

拿着2000万元资本,王委看中了英庄村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这里流转到了800亩的土地。厂房建设初期,王委在临时厂房的水泥地坪上睡了一年,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打理公司的一切事务,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本性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来。

透过车间玻璃看到,数百名工人将鱼分割成块,数十台机器轰轰作响。王委告诉我,5万斤鱼一个早上就能处理完毕,鱼身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是宝,切下的鱼头可以卖到饭店做特色菜肴,鱼骨可以做成休闲食品,鱼肉可以做成鱼糜,鱼鳔可以做成美容保健品……没想到一条鱼可以有这么多吃法和作用,真是大开眼界。

从做水产品的养殖、苗种培育、贸易,到做水产品深加工,王委的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这背后王委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当年我打算做鱼产品深加工时,父母和亲戚都非常反对,但是我用实践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他们都开始相信我,支持我了。”说到这里,王委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谈起未来的打算,王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企业将生产健康营养个性化的鱼产品。此外,办主题餐厅是他最大的愿望,餐厅名字都想好了,叫“鱼游天下”。将来他还打算做连锁,联合当地的农民种植无公害的蔬菜,供应这个餐厅。

既不离土也不离乡,我被眼前这个小伙子的韧性和执着感动了。城市并不是所有的都好,农村也不是一无是处,能够在城市生活固然好,但“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对于那些从“农门”跳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回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二  施超

 个子不高,有些消瘦,一脸书生气,说话声音不大,人们很难将这些关键词和一个青年老板联系起来。

中秋将至,又是肥蟹丰收时。作为宿迁市宿运湖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的负责人,施超这阵子忙着装货、联系销售商,围着基地转成了“陀螺”。

“基地以养殖螃蟹、泥鳅为主,每年销售收入650万元左右,利润大概有200万元。” 提起养殖,施超就眉飞色舞,话里话外透着高兴劲。“起初,我养了很多品种,水蛭、泥鳅、甲鱼、南美白对虾,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华绒鳌蟹。因为它投资周期短,比较适合黄墩这儿的水土,一般五六个月就可以上市了。”

26岁的施超,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跳出了农村,是什么原因又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女友回宿就业,他也跟着回到了黄墩镇。

“家乡始终是港湾,一直漂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在家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与施超交流时,他没有高谈阔论,每一句话都很沉静。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做农业更接地气。”施超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告诉我,毕业时,想过做工程、搞装潢,正好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最后在居委会干部的鼓励下,决定尝试流转土地,养殖水产品。

从学技术、选品种,到饲养、管理,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不懂的请教专家,自己再看书,一点点对照,一步步摸索。不少朋友开玩笑说他与水产品谈起了“恋爱”。目前,他的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了800亩。

闲谈中,我看到塘口周边的闲地也被利用了起来,种满了青葱的毛豆。施超解释说,荒废可惜了,就让流转土地的农民种了作物,也能为他们增添收益。正是有了这样的老板,村民们才乐意到他的基地做事,在这干活的30多名农民每年都能拿到2万元以上的工资。

聊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施超没有盲目乐观,他说产品有了一定知名度,但品质还要提升。他正与一家团购网站谈合作,想借助网络打响“宿运湖”品牌,继续挖掘网络市场潜力。“明年我还准备栽植3000棵金桂,再增加高科技微孔增氧机,进行高密度养殖,打造园林化养殖基地……”

我建议他可以考虑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最好现场捕捞、现场烹调,既看得到品质,又吃得到新鲜。他会心地笑了。现在黄墩镇整建制托管给湖滨新区,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相信,施超的基地也将搭上乡村旅游这趟快车。

 2年前,施超作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引来一些人的怀疑,而现在他用效益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有多么正确。

 三 刘杨

在位于皂河镇的宿迁玛雅爱淇工艺品厂内,一群女工正熟练地缝制布质工艺产品,人群中的一位阳光大男孩有点“突兀”。他叫刘杨,别看只有27岁,却是厂长,也是皂河镇团委书记。

当农村孩子身上有了“大学生”的标签,就会引来父老乡亲关注的目光。那么,在百姓的期待下,作为大学生,又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 “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为父老乡亲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和他们一起致富。”刘杨这样回答我。他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富有朝气、思维活跃、富有爱心并善于传递阳光和正能量的年轻人。

走在车间内,热闹的景象犹如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据他介绍,员工已有130多人。看着这股忙碌劲,我赞叹说,“你作为大学生不仅自己实践了知识,也带动群众实践了致富梦想。”

“我接受了几年高等教育,这里需要我,我应该回到家乡,我听从了内心。” 刘杨的话语很朴素。这种内心的感受,真的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更是青年人责任意识的觉醒。

2010年8月,原籍皂河镇袁甸村的刘杨如愿以偿地成为闫南村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并不认为村官是“领导”,他只知道一门心思扑在为群众处理具体事务上。村民到底最需要什么?刘杨说这样的思考整天围绕着他。“比起其他农村青年,我有学历,应该趁年轻多为乡亲们做点事情。”有了这种心理,他便留意起身边的创业机会。一次,他发现村里小学校舍闲置着,于是就多方联系,最终接到了为一家企业来料加工的业务。当年10月,闫南玩具厂正式生产,产品是工艺手套和口罩。2011年3月,工厂进一步扩大了规模,改名为宿迁玛雅爱淇工艺品厂。现在的工厂,招聘了130多名工人,大多是本村和附近的大龄留守妇女,每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刘杨还在皂河镇周边发展了100多个家庭式的加工点,留守妇女们将原料拿回家加工,可以获得20%-30%的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起,刘杨拿出工厂利润的10%以及其他捐助,创办了“爱淇基金”,用于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

虽然今年产值预计1600万元,但刘杨知道,加工始终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五年内,我们将努力让工厂从一个加工型小厂转化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规模企业。”刘杨抛出了他的“五年规划”,我相信他有能力和实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四  杨芳

一个返乡创业青年曾一个人到浙江义乌针织工厂密集区,挨家挨户去问:“老板你有订单吗?”当她问到第200家时才有了第一份订单。后来,凭借着精良的工艺和优质的信誉,客户纷至沓来,服装厂也越做越大。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皂河镇袁甸村广源针织服装厂厂长杨芳,一位倔强、有韧性的女青年。

走进车间,我看到七八个孩子在里面穿梭嬉戏,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一位穿着简洁干练的女士走过来笑着说:“我这厂是又养老又养小,这些孩子刚放学,都是来找妈妈的。”

快人快语的杨芳今年33岁,皂河镇新农居委会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父亲的离世,1998年,初中还没毕业的杨芳就背起行囊外出打工。

打工的日子是辛苦的,没有学历,没有手艺,在常熟的一家针织厂,杨芳从操作工做起,努力、刻苦的她逐步做到了生产主管。2005年,该纺织厂老板在皂河设分厂,并且让杨芳担任负责人;2006年,企业效益下滑,老板找到了她,带着不舍,鼓励她自己创业。

创业很难,杨芳告诉我,首要的难题就是资金。没有房产证、土地证,没有抵押,办不了贷款,她因此迷惘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多亏镇里的几名干部为她作了担保,帮她争取了20万元的贷款,服装厂终于办了起来。

杨芳告诉我,她是单亲家庭,家里兄弟姐妹4人,大家非常团结,当她的服装厂资金周转不过来时,家里的兄弟姐妹将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了她。

对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杨芳心怀感恩。原先的老板为她引领了致富的方向,现在她也在传递这份爱心。“我也会把我的姐妹们推出去,让她们单干。”杨芳说,她会给她们更多的帮助。

在即将离开杨芳企业的时候,我在车间门口看到了一幅生动、温馨、感人的场景:86岁的老太太王殿英,单独一个座椅,坐在车间门口,修剪成衣上的线头,非常专注,非常熟练,不用眼镜。老人家耳朵有些背,我大声问她每天能修剪多少件衣服,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地回答我:“200多件,每件6分钱!”旁边流水线上的女工们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我们也都畅快地大笑,有泪盈眶。

这就是农村,生生不息的中国农村啊,相信一代代的承当,相信生命传递的能量!

相关文件下载  (0个)
15.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