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宿迁机关党建 >> 专题活动 >> 民情日记 >> 列表
市长民情日记②:耿车人的致富经——蓝绍敏
市长民情日记②:耿车人的致富经——蓝绍敏
 2012年09月06日 08:39 共浏览5175次

 

9月5日 多云

  入住“新家”第一晚,“废旧塑料、循环经济、耿车发展”等问题便占据脑海一整夜。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时,再难成眠,索性起身出门转转。晨曦下,大同村“别墅式”集中居住小区格外显眼。邻居闫允的小轿车静静地停在门前。今年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与父亲一起搞塑料造粒,正常雇工4到5人,年收益20万元左右。

  村支书王坤告诉我,大同村1160户中有近800户从事塑料回收加工,像闫允这样靠废旧塑料发家致富的,比比皆是。路上擦肩而过的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普通村民,很可能就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乡村老板”。

  无利不起早。门前的“五一路”上载运塑料垃圾、塑料制品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被“废旧塑料加工产业”包围着的乡镇。“废旧塑料加工产业”究竟有多大能量,能让整个乡镇为之着迷?我要去看个究竟。

  匆忙吃几口早饭,我骑上自行车,沿着大同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的“组组通”水泥路,走村串户,深入调研。

  大同村一组王东家的院子里,各种颜色的废旧塑料垃圾堆如山包,一旁,四名50岁左右的工人麻利地分拣着。“这是塑料加工产业的前道工序,回收分拣,”王坤介绍道,“我们耿车主要是从外地回收废旧塑料,然后进行分拣、破碎、冲洗、晾干、造粒。”就靠这,行情好时,腼腆的王东一年能赚二三十万,而他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就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小的碎料机。据了解,目前耿车8900户居民中,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经营的超过3000户,这其中回收、分拣、破碎工序的约2000户。在这些企业打工平均工资都在每小时10块钱以上,这不仅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而且解决了“4050”甚至“6070”人员的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造粒是废旧塑料加工产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工序。我们来到了王道运的家庭厂房。没等进门,开朗的老板娘热情地迎上前来,“都骑自行车来,这么环保啊”,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院内,成袋的塑料碎片摞在一起,几个工人在不停地往造粒机中添加花花绿绿的塑料片,经过拉伸、冷却、切割,变成了颗颗塑料粒。“每年能有多少收入?”老板娘大笑,连说“还可、还可”。

  在交流中,我也了解到,耿车三成以上塑料加工企业搞造粒,年产量超过3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山东一带,也有的给本地一些企业供货。目前,当地部分企业也开始转向精深加工,恒塑板材利用塑料粒子生产安全帽、雪铲、建筑模板等,产品利润是普通造粒的数倍;远见塑业的塑料颗粒性能较好,承接了天能电池60%的蓄电池部件订单。

  穿行在大同村各组间,沿途废旧塑料加工企业随处可见,我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耿车目前年交易回收塑料近150万吨,其中,塑料粒子的产量相当于80年代仪征化纤的年产量,这丰富的城市矿产,是宝贵的资源,也是一个潜力产业。如果能够不断提高回收利用水平,使城市矿产得到更好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高值利用,一定会为耿车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耿车是一业带来百业兴。废旧塑料加工不仅仅是本身在创造财富,它还带活了物流运输、机械维修等行业,目前耿车有近百家企业为废旧塑料加工产业配套服务。

  一路过来,除了塑料加工现场,王坤还顺路带我走访了部分其他产业项目,亮点频出。返乡创业青年小杨创办了网络红美隆家居旗舰店,小伙子“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握着鼠标,每年也可以挣一二十万”;特种养殖户陈建设整洁卫生的养殖舍,鸵鸟、火鸡、鸽子等每天听着音乐快乐长大;付广华一边教我摘银杏树叶的技巧,一边告诉我这一千多颗银杏树每年能给他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这些都是耿车人的致富经。

  回到“五一”路时,路上更加繁忙了,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我想,假如有一天,运进来的不再是废旧塑料而是塑料颗粒,耿车塑料加工产业一定提升了一个层次;假如有一天,运出去的不再是颗粒而是高附加值的塑料制品,耿车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一定比现在更高。

  我期待着……

相关文件下载  (0个)
15.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