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宿迁机关党建 >> 专题活动 >> 民情日记 >> 列表
市长民情日记④:耿车新路——蓝绍敏
市长民情日记④:耿车新路——蓝绍敏
 2012年09月10日 08:45 共浏览4962次

  宿迁新闻网讯 9月7日阴有阵雨

  俗话说,秋高气爽,可是这个季节的耿车却到处弥漫着异味。秋雨过后,老闫家门前水沟里的颜色似乎淡了一些,但空气中的异味依然那么的刺鼻,让人无处可藏。

  “四项排查”是“三解三促”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检查完宿城区“四项排查”工作后,我来到了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可能是雨大的缘故,来上访的人并不是很多。大众村张先进反映,小水厂自来水水压不稳、水质没保障,希望能早日喝上骆马湖的水。胡稍村王金齐反映,村里的塑料加工企业太多,噪音太大,臭气熏天,污水乱淌,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希望政府抓紧整治。没想到,群众上访反映的也是环保问题。

  这几天,通过座谈调研、走访群众,不断寻找解决耿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与大家交流中,我了解到,耿车镇党委政府在推动废旧塑料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包括鼓励网络创业、发展高效农业等,希望通过新的业态发展来取代现有的废旧塑料加工产业。这些想法很好,但要取得明显的成效,过程十分漫长。

  也有同志提出来,要严格依法依规,彻底取缔低端的加工作坊和企业。这种办法看似决心很大,但改变耿车长期以来的生产传统,操作起来很难行得通,而且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

  耿车废旧塑料加工产业之路,今后究竟该怎么走?我决定再多听听加工经营户和基层干部的意见。

  今天,我开了两个座谈会,请了12名废旧塑料加工经营户代表和18名镇村干部代表分别进行座谈。大家都建议变“三合一”为“三集中”,将现有的集加工、仓储、生活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生产方式,改为生产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交易向市场集中的“三集中”。

  没想到加工经营户和镇村干部的想法是如此一致。这种源于基层、源于群众、源于实践的呼声和建议与我内心的想法也不谋而合。加快耿车废旧塑料加工产业发展的思路,渐渐地清晰和明朗起来。

  如果以生产向园区集中为核心、为总的抓手,按照回收网络体系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这既有利于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优势,也便于园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共用共享,实现污水、废气、固废的统一收集处理。当生产真正集中以后,相对来说,居住集中和交易集中也就容易实现了。

  如果引导产业链向后道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提升产品附加值,那么废旧塑料加工产业将更具生命力。我们可以通过专业化招商,来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带动和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综合运用扶持措施,大力培育发展有潜力、经营有特色、产品有市场的骨干企业,加大塑料粒子的本地转化。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塑料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

  当然,这里还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环保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目前,废旧塑料加工产业确实鼓了百姓的腰包,但却没有计算环保的成本,我们需要引导广大经营户认清废旧塑料加工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合理分摊环保成本的理念。

  耿车过去也想让废旧塑料加工产业集中发展,也曾经做过一些工作,但由于综合治理跟不上,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有效的集中。因此,在推进“三集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做到“四个禁止”:对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外区域,禁止抽取地下水,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禁止直接排放生产废气,禁止任意堆放固废垃圾和焚烧过滤网等,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引导广大废旧塑料加工经营户进入园区更好地生产。思路渐明,但实施难度还是很大的。前进的道路充满艰难,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耿车新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相关文件下载  (0个)
15.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