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宿迁机关党建 >> 专题活动 >> 领导动态 >> 列表
市委书记民情日记③:愿家家有本“致富经”
市委书记民情日记③:愿家家有本“致富经”
编辑:管理员 2013年09月06日 08:24 共浏览1402次

 

9月5日 阴转多云

今天的行程可谓马不停蹄,一口气又跑了七八十户低收入家庭。晚饭后,我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在谷嘴村部就支持卢集及谷嘴加快发展进行了专题会办,回到“家”时已是繁星点点。

初秋的雨水冲刷了谷嘴的燥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青草气息和朴实的泥土味道,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祥和与宁静。但我还是始终无法平静,甚至有些坐立不安。

一天下来,我又了解了许多版本的家庭故事。这些故事,或让我担心、忧虑,或让我心酸、感动,但更多的还是肩上承载的那份责任与压力。处于扶贫线边缘、需要财政“兜底”以及处于两者中间的这三类低收入群体,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到底怎么样才能让他们都能早日脱贫、走上致富之路?特别是那些既没被政策“兜底”又远离扶贫线、目前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我们怎么帮扶?他们怎么致富?

在走访过程中,我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土地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根本,有地有粮,心中不慌。翟正平告诉我,谷嘴村目前基本上是一麦一稻,一亩地一年种下来,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大约能赚800元左右。当然,这些并不包括人力成本。在我看来,谷嘴人均地少,除非改种经济作物或从事畜禽养殖,否则单纯种麦稻,收入肯定没多少。泗阳县目前正在进行很好的尝试,搞了种桃树、蒲公英和养羊的“三选一”“扶贫菜单”,让农户自由选择。这样的方式有好处也有难点,好处在于菜单配套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朗,难点则是在这些缺乏劳力、技术和资金的困难户中实施起来很不容易。能不能给贫困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让这些菜单真正成为“菜”,让每一户贫困家庭都有“钱”景,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穿过田埂,踩着泥泞,我们来到4组贫困户周伟家。家庭生活窘迫的周伟不久前贷了一万元扶贫贷款,但这笔贷款却并没变成致富项目,而是几乎全都花在买化肥、农药上。走访中,我也发现,像周伟这样把小额贷款仅仅用来买化肥、农药,甚至全部用于“拆东墙补西墙”还账的现象十分普遍,扶贫贷款效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让我十分忧心。如果用这一万块钱种下一片桃树、养上一群羊,实实在在地把扶贫贷款变成“种子钱”、变成一个个致富项目,那才是真正“贷”下了新的希望,也是我所想要看到的。上午去李长宇家,他不在,下午却在路上碰到正在放羊的他。同样是贷了一万元,长宇加上自己凑的1000元,年初买了16只小羊,虽然之前由于没有经验死了两只,但如果剩下的14只养得好的话,年底前就都能产仔,将给他们一家带来2万多元的净收入。

增加一份就业,改变一个家庭。低收入农户谷文祥对此深有感触。自儿子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在泗阳县城一家企业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后,老谷家靠天吃饭的境遇大大改变,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也大大增加。对于这类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家庭,我们现在要做的,一方面还是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技能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三化”进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多引进、建设一些工业项目,多给他们提供就近就地就业的渠道和岗位。

走在谷嘴村的路上,不时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40、50,甚至60、70妇女坐在路边,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编织渔网,在织梭翻飞中,干得好的话一天也能挣上三四十块钱,既照顾了二代,也鼓起了口袋,可谓“一举两得”。翟正平告诉我,为了动员更多的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员加入到“三来一加”项目中来,村里正准备成立一个自己的劳务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直接与一些加工成品、半成品的工厂合作,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加工利润,提高村民收入。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一方面谷嘴村就靠水边,织渔网有市场,另一方面谷嘴之前“三来一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村里把中介组织和服务做好,让低收入农户每天多挣10块钱,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应该说,脱贫致富的道路是多元的。但对于既没被政策“兜底”又远离扶贫线的这类群体,扶贫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任务也非常重,因为他们家庭存在的难以致富的先天不足因素五花八门。所以,在扶贫开发和“一对一”结对帮扶过程中,我们怎么样逐户逐户地去研究、针对性地去指导、有效性地去帮助,是能不能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这两天,住家户老张邻居宁作广爱人的一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耳边。这个住着漂亮楼房、忙里偷闲编织渔网的农村家庭主妇对我说:“以苦为荣,劳动光荣。”然后转身指着自家楼房,“你看,我们家的条件也不比城里的差,城里人能过上的生活我们农村人也能过上!”

农民都有这样的自信,何况是我们?这样的自信,让我们更加看到了希望。

相关文件下载  (0个)
15.7K

友情链接